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体系工作» 首席科学家2011年度述职报告(二)

首席科学家2011年度述职报告(二)

作者:

浏览次数:

日期:2015-04-30

2.麻类作物重大有害生物预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立了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苎麻根腐线虫的检测体系,利用采自湖南长沙、益阳、云南、四川和重庆约30多份土样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检出率达100%,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约3d)、灵敏(单条虫)的检测,明年将利用此方法对苎麻育种及栽培专家建立的高产高效示范田进行连续监测预警。

开展了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下黄/红麻、剑麻、亚麻和大麻病害,盐碱地亚麻白粉病、黄/红麻炭疽病,冬闲地亚麻立枯病和亚麻白粉病,极端干旱条件下剑麻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单项防控新技术研究,并筛选了较适宜的药剂,配套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开展了新型药剂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杀菌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苎麻、红麻和黄麻主要病害高效防控的环保型药剂,并进行单项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汾阳大麻实验站和西双版纳大麻试验站进行了大麻田杂草防除试验,试验表明,丁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二甲四氯钠与烯草酮混用对防治山西省大麻田杂草藜、山黧豆等杂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制订了“苎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通过了农业行业标准审定,并已发布实施。

建立苎麻根腐线虫的室内培养体系,室内筛选细菌源的麻类线虫病害生物防治药剂1种。构建能表达双生病毒基因dsRNA的载体1个。建立苎麻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能表达苎麻根腐线虫基因dsRNA的载体1个。开展了苎麻败蔸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对使用草甘膦对苎麻败蔸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筛选出5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43%戊唑醇SC3种对大麻致病性镰刀菌的杀菌剂。初步排除剑麻紫色先端卷叶病为非缺素和病毒原因,初步提出防控技术1项。

3.麻类作物抗逆机理与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100份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种苗扩繁,采取盆栽试验方法,对经过预处理及干旱胁迫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筛选,初步确定百里子青、瑞昌细叶绿、稀节巴等10份抗性差异材料进入下一轮试验。

继续开展苎麻、黄/红麻不同品种对土壤镉污染的耐受能力及其修复潜力方面的研究,并于11月申报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苎麻栽培技术)。本年度除重点开展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壤的苎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外,新增8个亚麻品种镉耐受性的田间微区(1×1米)试验。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钾素对亚麻茎粗株高鲜重的影响,掌握了钾素营养对不同亚麻品种产量及抗倒伏的作用。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法,设计了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及农艺性状表现,对红麻的耐旱生理进行了研究。

开展了干旱胁迫、淹水胁迫、除草剂胁迫和病虫害胁迫下,探寻其对苎麻败蔸的作用机理根量、根系外观形态和内部组织显微结构、根系活力、根系养分、木质素、酚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IAAGA1/3ABAIPAS)含量的测定,并取得一定进展。

结合湖南省麻类主产区土壤与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重点分析了桃源、汉寿、南县、沅江、桃江、慈利和永定7个苎麻主产区19个点对点的样点土壤有机碳变化,发现植麻土壤的储碳功能与固碳潜力,一般要比旱地其它耕作制度高出10%-20%

获得了2011年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比较了不同年分间不同连作年限处理间苎麻生长发育的差异,从细胞学角度分析了连作对苎麻显微结构的影响。

4.麻类作物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布置苎麻抗旱机理试验,栽培品种为华苎4号,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漫灌、滴灌、保水剂及覆盖稻草等4个处理,定点测量10-20厘米土壤的水势、植株生长相关指标,按照常规方式收获并进行了测产。

布置苎麻适应机械收获和田间管理的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经相关岗位与试验站多次修订试验方案,现已完成种苗移栽任务,为机械化收获、冬培及冬季套种等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分析了免耕亚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情况及干物质积累等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水分胁迫下亚麻根、叶、茎进行切片研究,发现亚麻的根茎叶都产生了较多的通气组织。

在麻类作物种植中引入设施农业技术,利用不同的薄膜种类、厚度对盐碱地红麻进行覆盖种植,并初步统计不同条件下的产量与相关性指标。分析不同湿润播种技术下土壤含水量对出苗的影响。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提升后通过种植前、后对土壤的有机质和盐分进行比较分析统计。

在南宁和漳州等试验站进行了留种用红麻轻简化栽培及产量构成规律研究,设置一次大量施用底肥和除草剂施用技术,并对黄/红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制订了剑麻轻简化栽培实施方案,在湛江剑麻试验站和海南省昌江县剑麻试验基地进行了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剑麻覆盖技术、基本全程机械化耕作、剑麻免耕与轮耕相结合技术等研究,并进行了水肥滴灌与配套技术示范。

5.可降解麻地膜生产与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制出防草麻地膜配方2个,麻质培养基布配方1个,并试制出黑色防草麻地膜产品2种和培养基布产品1个。麻地膜的应用试验表明,在秋季和夏季,麻地膜覆盖均大幅度提高了白菜产量,而塑料地膜的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在夏季,相比无覆盖对照,麻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提高了48.9%,而塑料地膜覆盖则略低于对照。麻质培养基布和普通育秧处理相比,在育秧时间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研究出防虫麻地膜配方1个,实验生产工艺1个,并进行了防虫麻地膜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防虫麻地膜处理不论是虫害基数还是总虫口数都远远低于对照,其虫害发生率比对照低30%,以对照虫害率为基数天然防虫剂防控效果为60%,增产26.70%,可增收27%,对菜粉蝶有较好的驱避防控作用。

6.麻类作物收获与剥制机械的研究和集成

先后开展了4HB-480型黄红麻鲜茎皮骨分离机结构修改、图纸修改和样机试制,并为生产单位和麻农提供了3台样机,功效有显著提高;4BM-260型苎麻剥麻机图纸审核与修改、样机试制工作,配合首席科学家开展大型苎麻加工成套设备的选型、方案确定以及设备购置等相关工作;提出大麻鲜茎剥皮机的研究设计方案,并与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剥皮机样机试验台架试制协议。

针对上一年度苎麻收获机研究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到海南、湖南、江西、湖北等主产区进行了调研,对高秆作物的收获原理、主要技术结构、性能特点和收割方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分析研究国内外现有有关高秆作物收获机的适应性,对收割中存在的问题作重点分析,研究结构和运动等参数的变化对收割机性能的影响,确定收获机械的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本年度以室内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对苎麻收割机的切割装置、输送装置、行走底盘等关键部件进行重点研究设计。

7.麻类生物脱胶与新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从西双版纳、大理、伊犁等极端生境或特异生境中采集到12批次基质样品,经过分离、筛选,收集并保存了157份微生物资源。经过生理生化、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35份已经鉴定到种,62份鉴定到属。经过功能鉴定,17份资源具有一定的纤维提取功能,能降解苎麻、红麻、亚麻等韧皮胶质。

在改进完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的同时,研发红麻、黄麻、大麻、亚麻工厂化生物脱胶工艺技术。利用Dickeya dadantiiDCE-01菌株对苎麻、红麻、亚麻、大麻、龙须草、麦草等多种草本纤维进行了生物脱胶(包括单细胞化脱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纤维提取广谱性,而且其性能优于CXJZU-120菌株,生物脱胶发酵周期小于8h。与传统沤麻和化学脱胶方法比较,该菌株用于各种草本纤维生物提取的工艺技术优势非常明显:NaOH用量比常规方法减少95%,原煤减少74%,脱胶制成率(精洗率)提高5个百分点、长纤维(苎麻)梳成率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减少95%

利用精细化纤维性能改良技术已在东亚芭纤有限公司实现了对亚麻、大麻纤维的精细化,并将精细化的亚麻、大麻纤维在广州广纺联集团进行纺纱,纺出了40公支的纯亚麻纱和60公支的亚麻/棉、大麻/棉混纺纱,可以用于高档针织面料的生产。经过本技术改良后的亚麻和大麻纤维较传统的亚麻、大麻纤维价格可以提高1-1.5倍。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红麻等麻类纤维质燃料乙醇的研究,增加纤维质糖化液中的戊糖利用,尝试从高效戊糖利用菌株CBS605中克隆戊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已克隆得到木糖还原酶基因(XR)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DH)。

8.基于多用途的麻类产业持续发展研究

麻类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体系形成的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跟踪,重点探索饲料开发、培养基质开发、脱胶瓶颈等,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麻类产品的市场调研、进出口数据的分析、国内市场结构与国外市场的对比,完成《苎麻多用途产业经济分析:饲料、食用菌培养基用途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深入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湖北咸宁精华纺织集团以及湖北阳新远东麻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中了解麻类作物的生产、加工、市场价格等第一手数据。通过深入研究市场、企业问题来带动前端种植环节的诸多问题,完成了企业市场调研报告《我国苎麻纺织加工企业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

加强了麻类产业技术进步及其要素变化的评估,向农业部提交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我国亚麻进出口价格及关税问题分析》,提出国家在出口退税政策中考虑退还企业亚麻原料进口关税,将有利于减少亚麻原料进口价格上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保持亚麻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可以避免亚麻原料进口关税的下降对国内亚麻种植业的冲击的政策建议。

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表

 

 

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

评价

1)创制优异种质资源8-9份;初步筛选出对坡地生长较为适应的苎麻品种2-3个,对盐碱地生长较为适应的黄/红麻、亚麻品种(系)各1-2个,固土保水专用剑麻品种各3-4个。

创制优异种质资源40份,并对434份材料进行了高产性能及抗性筛选,初步筛选出对山坡地生长较为适应的苎麻品种8个,对盐碱地生长较为适应的黄/红麻10个,对盐碱地生长较为适应的亚麻品种1个,固土保水性能较强的剑麻品种4个。

超额完成

2)布置栽培试验,在10个试验站和示范县开展高产高效麻类种植示范。

布置了梯田种植、覆膜处理、肥水耦合等试验,在18个试验站和示范县开展了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技术示范工作,重点对各类麻的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机械化收获、饲用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示范。

超额完成

3)初步制订麻类饲料机械化收获方案,设计苎麻高效剥麻机,红麻剥皮机和大麻剥皮机各一台。

深入个主产区调研,初步制订了麻类饲料机械化收获方案,并对收获机械的技术参数与结构进行了优化,试制出苎麻高效剥麻机,红麻剥皮机(可用于大麻剥皮)各1台。

 

4)初步形成1套麻类嫩茎叶饲料初加工技术。

进一步优化了苎麻饲料青贮技术,研制出了塑料膜地窖青贮和小包装(约70kg)圆捆青贮等简便实用的青贮技术,并结合草食动物养殖,建立了循环农业模式。

超额完成

5)形成2-3个以麻骨、麻屑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质。

以苎麻、红麻麻骨为原料,制备了适于杏鲍菇、香菇、金针菇等多个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相对于采用棉籽壳的标准化配方,显著提高了生物学效率,加快了生产周期。

超额完成

6)初步提出防草型麻地膜配方1-2个,避虫麻地膜配方1个,麻质培养基布实验配方1-2个,并生产出样品。

研制出防草麻地膜配方2个,避虫麻地膜配方1个,麻质培养基布配方1个,试制出黑色防草麻地膜产品2种、避虫麻地膜产品1个和培养基布产品1个,并进行了应用试验。

超额完成

7)形成工艺技术成果(含发明专利)1-2项,其中生物脱胶发酵周期≤8h;脱胶制成率提高3-5个百分点,NaOH用量减少90%,原煤比常规方法减少60%,从源头上减轻污染量50%

利用Dickeya dadantiiDCE-01菌株进行生物脱胶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脱胶方法相比,该菌株生物脱胶发酵周期小于8hNaOH用量比常规方法减少95%,原煤减少74%,脱胶制成率提高5个百分点、苎麻长纤维梳成率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减少95%

超额完成

8)形成麻类纤维精细化改良工艺技术1-2项(含专利1项),使其产品的主要性能改善程度≥20%;开发产品1-2项。

形成亚麻、大麻纤维精细化纤维性能改良技术各1套,并将精细化的亚麻、大麻纤维在广州广纺联集团进行纺纱,纺出了40公支的纯亚麻纱和60公支的亚麻/棉、大麻/棉混纺纱,可以用于高档针织面料的生产。经过本技术改良后的亚麻和大麻纤维较传统的亚麻、大麻纤维价格可以提高1-1.5倍。

超额完成

(三)基础性工作 1.继续完善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在整合“十一五”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2011年主要进行了数据库的整合与完善工作。经各团队的上报与执行专家组的审核、修订,共建立29个基础数据库平台,按照《委托协议》的要求,各负责团队补充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

2.开展科技培训

2011年前3季度,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采用技术推介、科技下乡、走访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共培训农技人员1211人次,培训农民4814人次。同时,麻类体系业加强了对团队成员的培养,通过麻类纤维性能测试与评价培训班的举办,使各岗位专家及试验站团队更加了解麻类纤维的特性,促进了麻类作物原料规范化生产和示范,掌握了麻类纤维主要性能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3.试验示范

今年在研讨形成“十二五”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细致规划了各试验站的任务分配和试验示范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以麻类为主线、生态区域为核心的示范基地131个,分别以高产高效种植、非耕地利用、多用途研发、清洁化生产等重点开展了相关工作,体系的各项研发任务的试验示范工作均得到了落实。

基础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

评价

1)建立麻类产业基础数据库,并补充2011年相关数据。

共建立29个技术数据库平台,补充了2011年的相关数据。

 

2)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共培训农技人员1211人次,培训农民4814人次。

超额完成

3)将科研成果进行示范。

建立示范基地131个,落实了各项研发任务。

 

 

(四)应急性任务

1.完成了农业部交办的各项任务,主要包括核对“十二五”体系人员信息、提交麻类生产轻简化实用技术、撰写各类材料等。

2.应对麻类生产的需求,赴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麻类主产地调研苎麻、亚麻等作物的生产动态信息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宣传麻类作物多用途利用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方案。

3.受湖南省人大的邀请,在考察湖南省益阳市苎麻种植及企业发展情况后,并与湖南省农业厅、发改委、农委及企业代表等进行了座谈,提交了《湖南省苎麻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报告。首席科学家就种植环节分析了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技术将对苎麻产业带来的契机,建议加强苎麻嫩茎叶饲料、麻骨作栽培食用菌原料等成果应用,联合畜牧业、食用菌行业,推动苎麻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在种植区域优化、实现机械化作业与集中治污等方面也做了简要的阐述。

二、体系开展的各项工作 (一)对产业发展的决策咨询 1.建立并示范生态麻园循环农业模式

以体系“十二五”重点研发任务——“麻类作物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的研发为基础,建立并示范生态麻园循环农业模式。生态麻园的建设得到了肉牛牦牛体系、食用菌体系以及其他单位领导与专家的大力支持,其科技示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来自于农业部、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各地农业科研单位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参观了试验基地,并听取了关于苎麻副产物全面高效利用的汇报,对苎麻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来自长沙市、永州市等地的农民通过学习以苎麻多用途为核心的农牧结合、庭院经济发展的技术,对种植苎麻增产增收的道路有了新认识。

2.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活动

麻类体系今年以体系、岗位、试验站等各层次的组织方式,开展了多次现场观摩活动,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户,进行了大量的科技宣传与指导等服务工作。结合“十二五”重点任务研讨、委托协议签订、年中总结等工作,在江西宜春、湖南沅江、新疆伊犁、河南信阳等地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观摩活动。截止11月底,共开展观摩活动20余次,涉及1000人次。

为加强体系内的技术交流与熟化,尤其是试验站对体系科技成果的掌握,体系以不同麻类为主题,开展了7次技术研讨与交流会,涉及462人次。内容包括育种繁种技术、高效种植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清洁型加工技术、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等。

3.编印技术明白纸

针对六大麻类的高产新技术和今年发生的重大病虫草害问题,迅速编印并通过技术培训等活动发放技术明白纸技术23000余份,科普丛书810册,向麻类生产单位提供种植资源200余份。

4.编写科普材料,加快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

为了配合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培训工作,加快成果转化,体系编制了《苎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剑麻栽培技术》、《麻类主要虫害防治与诊断方法》、《麻类常见病虫害简明手册》等科普材料,通过出版发行、免费发放等形式提升了麻类体系的科技服务能力。

(二)对本产业技术研发的全国统筹情况 1.制订“十二五”重点研发任务

在组织执行专家组、研究室主任、相关学科专家等局部人员的反复论证后,2011415日至18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召开了“‘十二五任务部署与现场观摩会。麻类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后备人才及100个示范县的技术骨干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遴选出“十二五”的三大任务:一是通过高产、高效和多用途三个关键点提升麻类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通过非耕地种植技术研发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三是通过挖掘麻类作物特有的功能,在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方面做探索。在指标制订方面,以“跳起来才能摸到天花板”的原则设置,保障任务高水平完成。

2.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发展及研究动向

通过及时搜集、分析国家统计局、海关、FAO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掌握了国内外麻类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内涉麻项目的立项情况进行了建所,了解了当前麻类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国内外麻类研究的各方面报道进行了收集整理。

3.梳理两个五年计划麻类产业发展变化

以麻类体系的调查研究、基础数据库、科研进展以及对国际动向把握的材料为依据,开始着手梳理麻类产业由“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变化以及趋势,正在编写《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0-2011)》。

(三)本体系的组织管理和各机构、人员的工作协调情况 1.签订“十二五”委托协议

依据首席科学家与农业部签订的《任务书》的要求以及各个岗位与试验站的研究领域与区域特点,由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提出任务分工框架后,组织各体系聘用人员制订了《委托协议》初稿,并组织执行专家组、相关领域专家及技术用户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与修订。经过往复9次的沟通,完成了首席科学家与各岗位《委托协议》的签订,为“十二五”任务的完成奠定了有力的保障。

2.召开各类会议,及时总结工作

为及时总结2011年上半年的工作,加快任务的执行进度,今年72日至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伊宁市召开“2011年中工作总结会暨亚麻大麻岗位委托协议签订会”,首席科学家向会议做了《开好局起好步打好麻类产业“十二五”发展的攻坚战》的主题报告,传达了农业部“十二五”重点任务研讨会议精神,回顾了上半年工作情况,并就抓紧落实任务、做好经费管理、加强团队建设和体系宣传等做了部署。

另外,“重点任务研讨与任务部署会”、“苎麻多用途关键技术研讨会”等会议的召开,为加强体系内的交流、促进技术研发、保障体系高效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考察岗位专家和试验站团队工作与建设情况

为做好“十二五”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工作,提升试验站在科研工作上的支撑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首席科学家今年考察了宜春苎麻试验站、沅江苎麻试验站、湛江剑麻试验站、南宁剑麻试验站、伊犁亚麻试验站和达州苎麻试验站等,并邀请涪陵苎麻试验站、萧山黄/红麻试验站、张家界苎麻试验站等团队进行了研讨,督促各试验站团队发挥区域优势、紧抓麻类作物多用途的技术点,做好示范工作。

 

(四)体系运行机制创新和学风建设情况 1.加强体系间的协作,推进麻类作物多用途研发

近年来以苎麻嫩茎叶为家畜饲料,麻骨用于培养食用菌和废料生产沼气等技术研究,大大提高了苎麻全秆的利用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促进苎麻多用途技术的交流,推动苎麻、畜牧、食用菌行业的协同发展,由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办的“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于2011928日至2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胜利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兵海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研究所所长李谦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彭定祥教授、以及来自湖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及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发的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会议形成了观摩意见,并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建立示范基地,带动苎麻多用途技术的发展。

2.加强体系宣传,提升麻类产业及体系的社会认知度

湖南日报社以“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的研讨成果为基础,以《一麻多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苎麻嫩茎叶可养牛,麻骨可育优质食用菌》报道了苎麻多用途技术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苎麻育种团队以苎麻的循环农业模式为主题,拍摄了苎麻“369”工程技术宣传片——《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研发任务—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同时,其他团队也通过各类媒体,对体系的科研成果做了很多宣传,为大力推进体系研发成果转化、提升麻类体系的社会认知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讨论制订工作规范,加强体系管理

为加强体系聘任人员的管理,保障体系的有序运行,经执行专家组参考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麻类体系论文、专著等文字作品发表以及会议等活动召开的规范。

4.督促各团队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填报经费使用情况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积极督促各团队认真填写工作日志、按时填报经费使用情况。截止1219日,全体系共填报日志7814篇,平均每个团队填报166篇以上。首席科学家填报193篇,平均每月填报16篇以上,各月均按时填报了经费使用情况。

三、经费使用情况

首席科学家管理费本年度财政拨款30万元,全年可用财政资金33.35万元。截止20111031日实际支出33.35万元,预算执行进度100%。支出具体明细表如下:

首席科学家管理费支出明细

序号

 

经费支出(万元)

1

材料和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

3.88

2

燃料动力费

0.85

3

差旅费

5.81

4

会议费

10.02

5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7.10

6

劳务费

0.16

7

其他

5.54

 

33.35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