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科研 幸福生活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体系工作» 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观摩交流会在川、渝召开

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观摩交流会在川、渝召开

作者:

浏览次数:

日期:2009-10-26

为切实解决好麻类与粮争地的矛盾,寻求麻类作物持续发展的出路,结合制订麻类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2009年10月17-19日,由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四川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重庆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观摩交流会在川、渝召开。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徐利群副处长、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陈中华副市长、重庆市农委刘启明副主任、重庆市涪陵区委林彬副书记、黄华副区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以及部分体系团队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在四川省达州市举行                会议闭幕式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

 

10月17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了苎麻水土保持观摩与交流会。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作了《抓住天然纤维复苏契机,推动我国麻类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麻业尚处于低谷阶段,但随着全球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日益重视,麻类对环境的亲和性彰显出本身的优势,三大转机渐显:一是全球天然纤维需求迅猛,年增速达8%,我国达15%。为了推动天然纤维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定为国际天然纤维年。我国政府更加充分重视天然纤维的研发,建立了国家棉、麻、丝、毛等产业技术体系,年投资超亿元,其中麻类的年投入2280万元。二是苎麻水土保持新功能的挖掘,势必使麻类种植面积与总量大幅上升。三是以现代技术提升传统麻业的速度在加快,具有明显特色与高附加值特点的麻类,将显示出更高的效益。

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对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启动近十个月来在自身建设和全面拓展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山坡地种植苎麻所带来的生态效应。要求麻类产业体系成员转变思想观念,紧扣国家需要,面向生产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和协作攻关,解决好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逐步建成科研、推广和试验紧密衔接的产业体系。

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魏刚所长报告了苎麻防治水土流失的情况,从苎麻根系发达、覆盖度高、抗逆性强等方面阐明了苎麻保持水土的原因,并从成本低、见效快、缓解天然纤维与粮争地的矛盾、比较效益明显等方面论述了利用苎麻保持水土的优势。会议代表赴四川省达县和大竹县山坡地种植苎麻保持水土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

10月18日,会议代表赴涪陵区同乐乡齐丰村参观了麻菜套种现场。同乐乡面对近年来苎麻价格低廉的压力,为保住这一传统产业,以涪陵区农科所的技术为支撑,从2006年始探索在苎麻三麻生长期套种榨菜的模式,获得了成功,每亩增加收入600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因苎麻价格下跌而减收减效的问题。

10月19日,会议代表集中听取了周光凡所长关于麻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的报告。报告指出,苎麻与榨菜套种模式利用夏季深根型的苎麻和冬季浅根型的榨菜在同一地块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协调种植,充分体现了几大优势:(1)充分利用冬秋季苎麻行间空闲地,提高复种指数;(2)同时促进了两个产业,降低单一种植受价格波动影响的风险;(3)以榨菜种植代替苎麻冬管、抑制杂草、对苎麻保暖防冻,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利用榨菜收货后遗弃的生物质作为有机肥料等。


 

四川省达州市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果现场          重庆市涪陵区苎麻与榨菜套种现场

 参会的60多名麻类专家分组讨论了《麻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大会指出,我国麻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工业两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相互衔接:从农业方面提高原料质量、提升科技含量,从工业方面加快麻类纺织加工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增加麻类产品附加值,提高麻类产品出口创汇能力。讨论还形成了具体修改意见。

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在会议总结中就我国麻类科研和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要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国家强调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情况,发展麻类产业要本着不与粮棉争地的原则,着手调整麻类种植方向刻不容缓,麻类生产要迅速、主动从良田转移出来,让位于国家粮食生产的需要,实施苎麻向山坡地、亚麻向冬闲地、红麻向滩涂地进军的“三地”战略,逐步形成麻类区域特色。要紧扣国家注重环保工作的主题,利用山地、荒地、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专用新品种,建立种植园式的生态麻园。要着眼于解决制约纺织加工方面的关键性难题,逐步提高麻纤维的可纺性能和麻纺织行业的工艺水平,充分挖掘各种麻的特性,形成麻制品各自的风格,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供稿

                                                                          2009年10月26日

所属类别: 科研动态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